2024年教学工作检查专栏

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专题网站 >> 佐证材料 >> 人才培养方案 >> 正文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5-27    作者:     来源:     点击: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3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 :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 570110K

二、入学要求

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三年,总在校时间不超过五年。

四、职业面向

1.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教育类(5701)

教育(83)

幼儿教育教师

2-08-04)

幼儿体育教师

小学体育教师

教练员、裁判员

职业资格证: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或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小学体育)

行业证书:

教练员证书、裁判员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

2.职业发展路径

岗位类型

岗位名称

初始岗位

幼儿体育教师

发展岗位

幼儿园骨干教师、小学体育教师

迁移岗位

体育培训机构教练员或管理等人员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人文素养、先进的幼少儿体育理念、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系统的体育教育和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幼少儿体育教学或体育培训机构教练等相关工作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Q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国民族自豪感。

Q2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Q3具备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Q4具备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Q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Q6具备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Q7具有基本科学素养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Q8具有在幼儿园、小学低年龄段体育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心灵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2.能力要求

A1具有好学勤学善学的学习能力,审问慎思明辨的思维能力,爱劳精技笃行的践行能力,竞争合作立人的竞合能力,乐业精业敬业的创业能力。

A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激励与评价能力,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A3具备良好的体育专业技能,掌握幼儿、小学低年龄段体育教学所需的走、跑、跳基本运动技能和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运动技术技能,能策划组织实施幼儿园大型体育活动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相应的体育比赛与活动,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

A4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幼儿园、小学低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

A5积极参与幼儿、小学低年龄段体育教研活动,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具备从事幼儿、小学低年龄段体育工作基本的教研能力。

A6具备幼儿安全保育、班级管理和运动损伤初步处理的能力。

A7具有专业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A8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A9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知识要求

K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K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K3掌握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

K4熟悉幼儿园、小学低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工作基本规律、特点和理论以及体育课程标准知识。

K5掌握基础的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体育卫生知识、体育教研知识,掌握针对幼儿、小学生低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的相关知识。

K6掌握幼儿保育和班级班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知识。

K7掌握幼儿园、小学低年龄段体育教学所需的基本动作、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园大型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础知识,掌握指导、策划与组织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

K8掌握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编排、组织基本知识,掌握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和指导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相关知识。

七、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对应培养规格

对应主要专业课程

幼儿体育教师

健康领域教学活动

素质:Q1.Q2.Q3.Q4.Q5.Q6.Q7.Q8

能力:A1.A2.A3.A4.A5.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运动项目基础课、教师语言技能、班级管理、运动解剖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心理学基础、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运动专项专修、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游戏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幼儿游戏与指导、学前教育模块

幼儿园大型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素质:Q1.Q2.Q3.Q4.Q7.Q8

能力:A1.A2.A3.A4.A6.A7.A9、

知识:K1.K2.K3.K4.K5.K6.K7

专业基础课(必修):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班级管理、教师语言技能、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专业核心课(必修):运动专项专修、体育游戏、心理学基础、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校体育学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指导、幼儿游戏与指导

班级管理

素质:Q1.Q2.Q3.Q4.Q5.Q6.Q7.Q8

能力:A1.A2.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

专业基础课(必修):班级管理、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专业核心课(必修):心理学基础、学校体育学

专业拓展课(选修):学前教育模块课程、1+X证书模块课程、人文素养模块课程

幼儿体育风险与应急处理

素质:Q2.Q3.Q4.Q5.Q7.Q8

能力:A1.A2.A5.A6

知识:K1.K2.K4.K5.K6.K7

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运动解剖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心理学基础、运动专项专修、运动生理学、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校体育学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

校内外教研活动

素质:Q1.Q2.Q3.Q4.Q6.Q7.Q8

能力:A1.A2.A3.A4.A5.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导论与发展指导、教育研究方法、运动解剖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运动专项专修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专业拓展课(选修):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学前教育模块课程

小小学体育教师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

素质:Q1.Q2.Q3.Q4.Q5.Q6.Q7.Q8

能力:A1.A2.A3.A4.A5.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前教育学、运动项目基础课(田径、体操、篮球、足球等)、教师语言技能、班级管理、运动解剖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心理学基础、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运动专项专修、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游戏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体育拓展模块课程

体育大课间组织与安排

素质:Q1.Q2.Q3.Q4.Q6.Q7.Q8

能力:A1.A2.A3.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

专业基础课(必修):班级管理、体操

专业核心课(必修):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法、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专业拓展课(选修):幼儿生活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

课余体育训练

素质:Q1.Q2.Q3.Q4.Q5.Q6.Q7.Q8

能力:A1.A2.A3.A4.A5.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学前教育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运动专项专修、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体育游戏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感觉统合训练指导、教练员、裁判员等级证书(各类)

校园体育竞赛工作组织与安排

素质:Q1.Q2.Q3.Q4.Q6.Q7.Q8

能力:A1.A2.A3.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教育政策与法规、运动训练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运动专项专修、学校体育学、体育游戏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专业拓展课(选修):教练员、裁判员等级证书(各类)、摄影摄技术

校内外教研活动

素质:Q1.Q2.Q3.Q4.Q6.Q7.Q8

能力:A1.A2.A3.A4.A5.A6.A7.A8.A9

知识:K1.K2.K3.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导论与发展指导、教育研究方法、运动解剖学

专业核心课(必修):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运动专项专修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专业拓展课(选修):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学前教育模块课程

运动损伤防护

素质:Q2.Q3.Q4.Q5.Q7.Q8

能力:A1.A2.A5.A6

知识:K1.K2.K4.K5.K6.K7.K8

专业基础课(必修):运动解剖学、体操

专业核心课(必修):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运动专项专修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专业拓展课(选修):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健身教练基础

 

八、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本专业总学时为2660,总学分为139,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学分

学时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1.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3)具有良好的法治素养。

2.知识目标

1)了解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的基本理论;

2)掌握解决人生问题的科学方法、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3)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

3.能力目标

1)能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和约束自己言行;

2)能坚定理想信念并自觉践行;

3)能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坚持理性爱国和改革创新;

4)能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能自觉遵守社会各领域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6)能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问题,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1.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2.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3.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5.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6.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7.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3

48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素质目标

1)养成理论思维习惯;

2)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3)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

动自觉和责任感。

2.知识目标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

2)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

3)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能力目标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课程包括四个模块:

1.毛泽东思想模块: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

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邓小平理论模块: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及历史地位;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4.科学发展观模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2

3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素质目标

1)养成理论思维习惯;

2)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具有使命担当;

3)具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意识,具有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

2.知识目标

1)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2)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3)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3.能力目标

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理论品格、历史地位。

3

48

4

形势与政策

1.素质目标

1)具备开阔的视野和理性分析能力;

2)具备正确的世情观、国情观和党情观;

3)具备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2.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

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

2)熟悉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体系。

3.能力目标

1)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

2)能够深入思考、理性分析和准确判断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依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围绕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1

32

5

军事理论

I素质目标

1)具备正确的国防观和爱国热情及国防意识;

2)具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综合国防水平的素质;

3)具备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和努力拼搏,学习高科技、报效祖国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国防、国家安全、武装力量等内涵;

2)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法规以及国防成就;

3)了解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4)了解战争内涵、特点、发展的历程,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与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5)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情况。

3.能力目标

1)具备理解中国国防战略思想的能力;

2)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和发展演变;

3)具备理解军事思想、并参与现代战争与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1.中国国防

2.国家安全

3.军事思想

4.现代战争

5.信息化装备

2

36

6

军事技能

1.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素养;

2)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3)树立敢打必胜的战斗信心。

2.知识目标

1))熟悉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与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

2)认识轻武器,掌握基本战术动作;

3)了解防卫技能及卫勤工作,掌握野外生存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高标准完成队列动作;

2)掌握轻武器使用和射击,掌握单兵战术动作;

3)掌握防卫技能和战时防护,掌握战备基础和野外生存技能。

1.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2.射击与战术训练

3.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

4.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2

112

7

大学生心理健康

1.素质目标

1)通过知识学习,心理活动参与和体验,具备心理保健意识

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2)具备培养良好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和人

格特征的思维;

3)具备较高适应环境变化的心理素质。

2.知识目标

1)了解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熟悉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

3)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其干

预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提升自我探索技能;

2)能够提升心理调适技能;

3)能够提升心理发展技能。

1.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2.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3.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压力应对

4.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试

5.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6.大学生学习心理与自我完善

7.大学生人际交往

8.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9.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2

32

8

劳动教育

1.素质目标

1)具备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意识及谦虚、勤奋、自立、自强的品质,具备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具备勤于思考、做事认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具备技术革新和技能创新意识;

3)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梦的实现奉献的精神品质。

2.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2)掌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条例知识;

3)掌握专业技能操作基本知识、劳动安全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备按照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要求从事劳动生产的能力;

2)具备运用《劳动法》相关内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专业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能力,能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岗位。

1.劳动与劳动观

2.劳动精神

3.劳模精神

4.工匠精神

5.实践劳动能力培养

6.劳动安全与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

1

16

9

国家安全教育

1.素质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2)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2.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

2)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

3.能力目标

1)能够主动了解国家安全事件和国际形势;(2)积极关注国家安全重大领域事件。

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总论,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

1

16

10

英语

1.素质目标

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知识目标:

1)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看、写、译技能;

2)识别和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理解和表达话语意义,有效进行日常生活和职场沟通;

3)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和技能;

3.能力目标

1)在今后的职场中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掌握理解、表达和互动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及中英初步互译技能;

2)能根据升学、就业等需要,选择合理学习策略,规划并监控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1.语言知识:

1)词汇知识:在高中教育阶段基础上,学会使用500个左右的新词及一定数量的短语,累计达到2300-2600个单词;

2)语法知识: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3)语篇知识:语篇表达的内容、意图和手段,包括写作目的、题材特征、标题特征、篇章结构、修辞手段、衔接与连贯、语言特点、语篇成分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等;

4)语用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如正式与非正式、直接和委婉等表达方式的选择。

2.文化知识:世界多元文化和中华文化,突出职场文化和企业文化;

3.职业英语技能:职场中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包括理解技能、表达技能和互动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及中英初步互译技能;

4.语言学习策略:促进语言学习和运用、提高语言学习效果而自主采取的方法。

6

96

11

信息技术

1.素质目标

1)具备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2)具备科学的计算思维;

3)具备数字化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5)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精神;

6)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Word2010的基本编辑、图片插入和编辑、表格插入和编辑等操作;

2)掌握Excel2010的工作表、工作薄、公式和函数、图表分析等操作;

3)掌握PowerPoint2010的演示文稿制作、动画设计、母版制作和使用等操作;

4)掌握搜索引擎的应用;

5)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代表技术的典型应用;

6)掌握信息伦理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职业行为自律的要求;

7)理解信息安全技术,了解计算机病毒、木马、拒绝服务攻击等信息安全常见威胁以及对应的防御措施。

3.能力目标

1)能够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完成对毕业论文、简章、简报等文件编辑工作;

2)能够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能够制作并放映PowerPoint演示文稿

1.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的操作与应用

2.电子表格Excel2010的操作与应用

3.演示文档PowerPoint2010的操作与应用

4.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论

5.信息检索

6.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7.计算机信息安全

8.高职计算机考试应用模拟

4

64

12

应用文写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方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种常识,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熟练掌握各类文种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格式,具有信念格按式快速撰写各类应用文体,让学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良好习惯,掌握当前社会生活中尤其是经济生活中常用的实用文书写作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掌握解决常用公务性、事务性文书及办公室工作所需要的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问题,为将来从事办公室工作奠定良好的文字功底和写作基础,从而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还能通过读写思维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课程突出了应用文写作体系中的普适性内容,讲授了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信函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学术类文书和规章文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写作方法等,每章节按相关知识指导、写作要点、范文分析、思考与练习这几项内容撰写。

2

32

1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素质目标

1)具备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剖析思维;

2)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

2.知识目标

1)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2)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

3)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职业生涯理论进行自我认知、确定生涯目标、合理规划路径;

2)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

3)能够运用相关资讯平台有效搜索信息,对社会大环境合理评估;

4)具备对职业特征的客观认知;

5)能够撰写学业及生涯规划书。

1.认识当前就业形式

2.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自我认知

4.社会认知

5.职业生涯决策

6.职业能力提升

1

16

14

创新创业基础

1.素质目标

1)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2)具备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具备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

4)具备善于合作,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2.知识目标

1)了解当前创业形势和创业政策;

2)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创业活动特殊性;

3)熟悉创业素质、创业流程的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在创业过程运用财务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2)能够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2)能够面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法;

3)能够识别市场机会,并快速资源整合,组建团队。

1.创新思维

2.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3.创业团队的组建

4.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

5.创业资源的整合

6.创业计划书及商业模式概论

7.企业创办及管理

8.项目路演

1

16

2)公共选修课

在第2-5学期开设开设文学与艺术、哲学与社会、经济与科技、健康与生活四大模块公共选修课,采取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至少选修2门课程,每修1门课程计1学分,至少修满2个学分。

2.专业课

专业课程包括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综合技能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以及专业实践课。

1)专业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学分

学时

1

专业导论与发展指导

素质目标

1)具备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剖析思维;

2)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职业观。

3)具有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热爱专业,并具稳固的专业思想

4)具备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品质;

2.知识目标

1)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学院状况及各项校纪校规;

2)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

3.能力目标

1)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

2)能够对照专业培养规格,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

1.学校发展历史与学院发展状况

2.各项校纪校规教育

3.专业发展历程

3.专业发展与就业现状

4.专业发展与就业趋势

5.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6.在校期间专业发展规划与计划撰写

 

1

16

2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1.素质目标

1)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奉献意识;

2)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法规意识;

3)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4)具备用法律法规解决和分析教育问题思维。

2.知识目标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熟悉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过程;

2)掌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恪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和教

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3)熟悉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

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3.能力目标

1)能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

2)能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来评判教师日常行为;

3)能够运用教育政策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评价教育行为,

用教育法律法规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4)能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2.教师职业道德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5.我国教育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1

16

3

学前教育学

1.素质目标

1)具备对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定的教育信念;

2)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具备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研究教育教学的兴趣;

4)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的

精神;

5)具备在小学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心灵培育,因材施

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的功能、教育评价等知识;

2)熟悉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理念;

3)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等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能够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说课,具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操作能力;

4)能够运用基础的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1.教育与教育学

2.教育的规律

3.教育目的与学制

4.教育内容

5.教育途径

6.教育主体

7.德育

4

64

4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1.素质目标:

认同学前儿童保教工作的意义,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健康观;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尊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2.知识目标:

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了解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

3.能力目标:

能针对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采用相应的保育保健措施;能正确的对学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对托幼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托幼机构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

1.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及保健;

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

3.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4.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

2

32

5

班级管理

1.知识目标

1)具备正确的教育观,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工作热情,爱岗敬业;

2)具备作为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3)具备先进的小学班级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

2.知识目标

1)了解班主任工作具体内容和班主任工作方法和策略掌握班级管理基本理论;

2)熟悉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3)掌握少先队活动组织方法及策略。

3.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班主任班级管理基本工作流程,掌握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2)能够掌握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中队(大队)主题队会的基本流程。

3)能够掌握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德育谈话策略

1.班级与班级管理

2.班主任工作

3.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

4.制作班级学情调查问卷

5.撰写班主任学生评语、工作手记,班级教室文化建设

6.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管理;

7.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

8.幼儿园大型活动管理;

2

32

6

教师语言技能

1.素质目标

1)具备自主学习、勇于表达意识;

2)具有团队协作、合作探究精神;

3)具有言语表达的自信心、美感。

4)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自觉学习与说好普通话,感受汉语之美。

2.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掌握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话题说话的知识与方法。

2)掌握语音训练内容,掌握演讲的身体语言,掌握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

3)掌握各种情景下的表达技巧、演讲应用技巧、辩论应用技巧;

4)掌握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沟通表达技巧;

4)理解求职交谈要点和相关技巧;

5掌握教师教学语言相关技巧,了解与幼儿、小学生语言沟通方式。

3.能力目标

1)能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表达,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2)能在演讲时熟练运用肢体语言,能够采用科学方法训练自己的口才;

3)能够熟练运用表达技巧,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演讲和辩论;

4)能够得体恰当的待人接物,在生活中熟练的沟通表达;

5)能够熟练运用求职面试语言技巧,在求职面试中表现良好;

6)能够掌握教师教学口语要点,高效开展相应活动。

1.教师语言技能概论;

2.21个声母、39个韵母的发音;

3.自我介绍与心理素质训练;

4.心理素质训练与演讲口才及技巧;

4.朗读技巧及发音训练;

5.朗诵比赛;

6.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7.演讲稿的写作实操及点评;

8.社交口才技巧及实训;

9、应聘求职口才技巧及实训;

10、幼儿教学语言技巧及实训;

11.小学教学语言技巧及实训;

12.辩论口才技巧及实训;

2

32

7

教育研究方法

1.素质目标

1)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具备和谐共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具备独立思考、科学创新的工匠精神。

2.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意义、作用、过程等;

2)学会教育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观察法、教学经验总结法等主要方法;

3.能力目标

1)掌握教育研究必须的问卷编制、个别访谈、数据分析、课题论证等基本技术;

2)具有初步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1.教育研究导论

2.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3.教育研究的基本技术

4.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

5.教育研究的成功运用

2

32

8

运动解剖学

1.素质目标

1)具备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的品质;

2)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备认真严谨的专业精神,为今后从事教学、训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2.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成,以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2)了解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3)掌握运动动作中人体环节的运动规律。

3.能力目标

1)能够分析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的关系;

2)能够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对体育技术动作进行分析;

3)能够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

1.骨、骨连接、肌肉的形态、结构、位置、运动形式等

2.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3.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4.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组成,各组成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形态结构

6.肌肉活动

4

64

9

运动训练学

1.素质目标

1)具备科学训练的意识;

2)具备训练理论与训练方法的创新思维;

3)具备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意志品质。

2.知识目标

1)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订方法;

2)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4)了解幼少儿运动练习的身心特点以及相关注意预防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熟悉各科目训练方法与技巧;

2)能够运用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制订所在岗位的训练计划;

3)具备组织教学、专业操作训练的技巧,能够在教学与训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1.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2.项群训练理论

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4.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5.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6.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7.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

训练

8.运动员技战术能力及

其训练

9、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

动智能及其训练

10、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

划与组织

11.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

划与组织12.周课的训练计划与组

13.运动员队伍的管理14.幼少儿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手段

 

2

32

10

田径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行为规范;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田径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田径主要项目的技术特点。

4)初步掌握从事幼儿趣味田径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田径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田径运动会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在指导幼儿趣味田径的能力

1.田径运动基本理论

2.田径运动跑跳投主要项目技术技能

3.田径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

4.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5.趣味田径体能与身体素质练习。

6.趣味运动会组织:竞赛组织与裁判。

2

32

11

体操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行为规范;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

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体操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体操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体操项目的技术特点及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4)掌握幼儿基本体操的编排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队列队形、广播操、武术操、口令口哨、体操技巧、跳绳等技能与保护帮助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体操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体操比赛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独立创编幼儿基本体操的实践能力

1.体操运动基本理论

2.体操运动队列队形、广播操、体操技巧、趣味垫上运动、跳绳等主要项目技术技能

3.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4.幼儿基本体操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5.幼儿基本体操编排;

2

32

12

篮球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行为规范;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篮球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篮球项目的技术特点

4)掌握幼儿篮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5)掌握幼儿篮球竞赛组织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篮球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篮球比赛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从事幼儿篮球教学的能力;

1.篮球运动基本理论

2.篮球基本技术和进攻、防守基本战术

3.篮球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

4.篮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5.幼儿篮球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6.幼儿篮球游戏

2

32

13

足球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行为规范;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

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足球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足球项目的技术特点;

4)掌握幼儿足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5)掌握幼儿足球竞赛组织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足球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足球比赛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从事幼儿足球教学的能力;

1.足球运动基本理论

2.足球传球、运球、射门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

3.足球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

4.足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5.幼儿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6.幼儿足球游戏

2

32

14

武术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具备深厚的爱国情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发扬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武术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武术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武术项目的技术特点。

4)掌握幼儿武术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武术运动五步拳、一路长拳、二段长拳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武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武术比赛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从事幼儿武术课教学的能力;

1.武术运动基本理论

2.武术礼仪、五步拳、一路长拳基本技术

3.武术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

4.武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5.幼儿武术游戏

2

32

15

排球

1.素质目标

1)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体魄强健、心理健全、行为规范;

3)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

2)了解排球运动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3)了解排球项目的技术特点;

4)掌握幼儿排球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排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2)具备组织排球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排球比赛基本执裁能力;

4)具备从事幼儿排球课教学的能力;

1.排球运动基本理论

2.排球传球、垫球、发球基本技术和基本站位与战术

3.排球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

4.排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法

5.幼儿排球游戏

2

32

2)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学分

学时

1

学校体育学

1.素质目标

1)树立“以体育人、健体铸魂”的理念,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提升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坚定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念;

3)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践行劳动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

1)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

2)掌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3)掌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与基本理论

4)了解体育教师

3.能力目标

1)掌握基础的体育课程编制能力;

2)能结合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能根据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施;

3)能结合所学运动专项制定相应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课外活动与竞赛组织方案并实施能力;

1.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2.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4.体育课程与教学(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课外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的特点、组织形式与实施)

6.理想的体育教师

7.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生学习

 

2

32

2

运动生理学

1.素质目标:

1)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2)具备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职业素养,为后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学习及今后指导体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知识目标:

1)掌握正常人体机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

2)掌握在长时间系统地体育锻炼影响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性变化及其规律;

3)掌握客观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

4)掌握体育锻炼及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幼儿的年龄、性别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3.能力目标:

1)具备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能力;具备运动生理机能的评定能力;

2)具备指导和评价儿童的体育运动以及体育锻炼的能力

1.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

2.血液、血液循环的生理特点

3.运动的神经控制

4.运动技能学习

5.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6.有氧和无氧工作能力

7.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8.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9、环境与运动

10、运动的年龄性别特征

2

32

3

儿童发展心理学

1.素质目标: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保教观;

2)树立以儿童为本,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3)具有职业认同感,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4)具有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知识目标:

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主要理论流派;

2)了解观察、谈话等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幼儿园与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规律以及促进这一阶段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能力目标:

1)能结合生活和教学实例对儿童的心理现象加以分析说明;

2)能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和促进该阶段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正常发展;

3)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脑与心理; 行为动力; 认知过程; 情绪; 智力与创造力; 人格; 个体心理发展;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人际交往心理; 学校心理健康与辅导等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表征、想象、思维能力、语言、情绪、社会化、个性及其有关因素;心理发展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等内容。

2

32

4

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素质目标

1)具有职业认同感,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2)树立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

发展的理念,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2)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具备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与目标;

2)了解幼儿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知识

2)掌握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3)掌握幼儿体育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备基础的识别幼儿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应急处理的能力

2)具有独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能力

 

1.幼儿体育活动的意义与目标

2.体育活动与幼儿身心健康

3.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5.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6.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7.教学模拟

2

32

5

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

1.素质目标

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保教观;

2)具备高尚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树立以儿童为本,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

发展的理念,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4)树立科学的儿童体能发展与评价意识,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2.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小学各年龄阶段儿童的体格发育规律,各项身体素质发育的窗口期等理论知识;

2)掌握幼儿园、小学各年龄阶段儿童的体格与体能的测评、评估、纠正指导的方法及理论;

3)了解儿童体能发展的基本锻炼方法与手段;

4)了解当前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方法及理论的现状及趋势

3.能力目标

1)具备基础的测量与评估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儿童体格发育与体能发展的能力;

2)具备制定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估方案的能力;

3)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体能发展方案的能力。

1.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儿童体格生长的特点、常用测量指标、测量方法以及评价

2.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儿童体能发展的特点、常用测量指标、测量方法以及评价

3.儿童各项素质发展促进的基本方法与理论

4.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估方案撰写

5.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估方案的模拟实施

6.当前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方法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

 

 

2

32

6

体育游戏

1.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品德;

3)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践行劳动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

1)了解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意义;

2)熟悉体育游戏的选择与创编技法;

3)掌握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3.能力目标

1)具备体育游戏素材的收集能力;

2)具备体育游戏的创编能力;

3)具备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教学能力。

1.体育游戏的基本理论

2.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

3.体育游戏的教学组织

4.体育游戏与心理健康

5.体育游戏的实施方法

2

32

7

运动专项专修

1.素质目标:

1)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遵法守纪、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素质、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认同幼儿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3)具备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科学的儿童观,尊重儿童人格,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4)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5)具有从教意愿、教育情怀、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2.知识目标

1)了解本运动专项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基本理论知识、专项素质训练理论方法;

2)熟悉本运动专项裁判法知识和赛事编排相关知识;

3)掌握运动专项教学与训练组织、教法、学法相关知识。

4)掌握本运动专项在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练习内容、教学方法及理念。

5)掌握本运动专项的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3.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本运动专项基本技术技能和基本战术,达到本专项国家三级运动员水平;

2)具备组织本运动专项课堂学、练、赛、评的综合教学能力;

3)具备组织本运动专项基层业余训练和比赛的综合能力;

4)具备本运动专项比赛的执裁能力,达到三级裁判要求。

5)具备将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儿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本运动专项教学。

1.本运动专项基本知识

2.本运动专项技术原理

3.本运动专项教学方法及理念

4.本运动专项业余训练与比赛指导方法

5.本运动专项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6.本运动专项基本技术与基本战术

7.本运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8.本运动专项幼儿园、小学各年龄段练习内容及课堂教学模拟。

18

288

3)专业综合技能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学分

学时

1

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认识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了解运动损伤防护的方法,较系统掌握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急救技术,能够基本使用各种治疗方法和康复技术促进损伤恢复,提高运动水平,以及从事教学、指导、组织、训练和管理的能力。

1.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的概念、分类及发生规律。

2. 掌握急救相关技术,如: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溺水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具备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急救的能力。

3.各种运动损伤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内容。

4.常见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免疫等相关基础知识

2

32

2

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通过体育竞赛与编排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项体育竞赛项目的比赛活动种类、特征及组织与编排的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竞赛设计、组织管理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运动竞赛工作所必备的素质。

1.体育竞赛的涵义及特征

2.体育竞赛的种类

3.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4.体育竞赛的循环比赛法

5.体育竞赛的淘汰比赛法、混合比赛法及其他方法

6.各体育项目竞赛编排方法与竞赛组织

2

32

4)专业拓展课(选修)

专业拓展课设置了体育拓展模块、学前教育模块、人文素养模块以及1+X证书模块,分别在第345学期开设,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2学分。其中,模块一体育拓展模块,每生第三学期可选择一门课程、第五学期各选择两门课程,需至少修满6学分;模块二学前教育模块,每生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各选择一门课程,需至少修满4学分;模块三人文素养模块,每生至少需修满1学分;模块四1+X证书模块,每生需至少修满1学分。

5)专业实践课

开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考核、专业活动与竞赛等。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性质

学分

占总学分(%)

学时

课程理论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课程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

公共课

必修

33

29

20.86%

23.74%

564

263

9.89%

301

11.32%

公共课

选修

4

2.88%

64

24

0.90%

40

1.50%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必修

106

34

24.46%

76.26%

544

272

10.23%

272

10.23%

专业核心课

必修

32

23.02%

512

196

7.37%

316

11.88%

专业综合技能课

必修

4

2.88%

64

24

0.90%

40

1.50%

专业拓展课

选修

12

8.63%

192

76

2.86%

116

4.36%

教育实践课程

必修

24

17.27%

720

0

0.00%

720

27.07%

合计

139

100%

2660

855

32.14%

1805

67.86%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总周数

机动周

教学时数(周)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

复习考试

军事理论和技能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

综合实训

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

毕业设计

1

20

0

16

2

2

0

0

0

0

0

2

20

0

16

2

0

2

0

0

0

0

3

20

1

16

2

0

0

0

1

0

0

4

20

0

16

1

0

2

0

0

1

0

5

20

2

16

1

0

0

0

0

0

1

6

20

3

0

0

0

0

14

0

0

3

总计

120

6

80

8

2

4

14

1

1

4

3.实践课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

性质

学分

分配

进程安排

实践课

军事理论和技能

必修

2

第一学期

教育见习

必修

4

第二、四学期

教育实习

必修

14

第六学期

综合实训

必修

1

第三学期

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

必修

1

第四学期

毕业设计

必修

4

第五、六学期

4.教学进程表(见附件)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较雄厚、年青有活力、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强劲科研能力并的教学队伍,师资队伍中既能担任科学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又能带队训练和指导竞赛,还能参与科学研究。本专业双师型素质教师约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2023年计划招生50人,计划2027年本专业在校学生300人,建设规划期内生师比例不超过18:1,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形成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1)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须与承担的专业课程紧密联系;

2)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3)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4)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体育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

6)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7)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体育比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8)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

9)每2年累计不少于2个月的学校带队训练管理或幼儿园、小学、体育企业实践经历,每5年不少于2个月培训时长。

3.专业带头人

1)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2)能够较好地把握体育领域、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幼儿园、小学及体育教育行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能带领团队科学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品牌;

3)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能较好的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承担2-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能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完成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

4)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5)每2年累计不少于2个月的学校带队训练管理或幼儿园、小学、体育企业实践经历,每5年不少于2个月培训时长。

3.兼职教师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外聘行业兼职教师应熟悉体育教育领域实际情况,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4)具有良好的沟通和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丰富;

5)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6)能够遵守学校对兼职教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7)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并且能在情感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课堂录播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高清网络中控可对教室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可远程操作教室设备;配备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远程教学监控观摩、查看教室动态、进行设备管理与教学转播等功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1.校内实训室条件

依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要求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课体系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具有室外400米标准田径场(内含标准足球场)、室内/外篮球场、排球场、标准11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室内乒乓球场、舞蹈室、室内体操馆、室内武术馆、幼儿感觉统合训练实训室、运动解剖实验室,所有功能场馆消防安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工位数量充足,能有效支撑课程实施,具体要求如下表:

序号

实训

基地(室)名称

功能

(实训项目)

面积、设备

容量(一次性容纳人数)

1

运动解剖实验室

运动解剖实验

133㎡,试验台25张(一桌两椅),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若干

50

2

心理实验室

体育心理实验

身心反馈训练室1间、运动放松室1间、音乐放松室1间、儿童心理实验室1间,VR虚拟心理训练系统1套、身心反馈减压舱1套、行为训练器材1套、VR智能运动身心调节系统1套

15

3

田径场

教学、比赛、执裁

标准400m塑胶操场1个

1000

4

足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11人制标准足球场1个,足球若干

100

5

室内/外篮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894㎡室内篮球1个,室外篮球场9个,篮球若干

200

6

排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排球场6个,排球若干

86

7

体操房

教学、比赛、执裁

99㎡,音响2套、肋木架1个、鞍马跳箱1个、单杠2副、海绵垫若干

25

8

舞蹈室

教学、比赛、执裁

220㎡/间,舞蹈室8间,肋木架若干、立体环绕音响系统、课堂录播系统

180

9

羽毛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11块羽毛球场

44

10

网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标准网球场3块、发球机、网球与网球拍若干

36

11

乒乓球场

教学、比赛、执裁

7块乒乓球场,乒乓球及球拍若干

36

12

幼儿体适能实训室

幼儿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

150㎡,平衡隧道1套、攀爬架1套、儿童软式敏捷梯、跳跳袋等幼儿体适能设备

30

13

综合健身室

健身教练理论教学与实操、核心力量练习实操、上下肢力量训练实操。

99㎡,四合一跳箱、壶铃架1套、杠铃片储存架1套、药球若干、水阻划船机5套等

30

14

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室

计算机教学

800㎡,计算机400台

400

15

感觉统合训

练实训室

感统训练教学实训

127㎡,多媒体设备、平衡木、羊角

球等幼儿感觉统合训练实训

室设备

50

16

幼儿园活动模拟室

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幼儿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28.94㎡,幼儿园相关实训设备一套

50

17

角色游戏活动室

体育游戏、幼儿游戏教学与实操

355.04㎡,角色游戏相应设备一套

50

18

琴房

钢琴基础教学实训

13㎡/间,800多间钢琴小教室

800

19

声乐小教室

音乐基础教学实训

22㎡/间,8间音乐教室,包含钢琴、音乐智能设备一套等

120

20

写生室

美术基础教学实训

150㎡/间,6间写生室,包含画板等美术基础教学设备

300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

本专业在广州市建立了20家示范性、紧密型和一般型校外实训基地,既满足了本专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就业的需要,又成为专业教师下幼儿园、体育企业进行跟岗和顶岗实践锻炼,联合开展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平台。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如下:

1)示范型基地(4间)

序号

地区

基地名称

1

天河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2

越秀区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3

越秀区

广州市越秀区烟墩路幼儿园

4

天河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2)紧密型基地(5间)

序号

地区

基地名称

1

天河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天河第二幼儿园

2

黄埔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黄埔幼儿园

3

增城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增城幼儿园

(区体育特色园)

4

花都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都幼儿园

(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

5

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第一幼儿园

3)一般型基地(11间)

序号

地区

基地名称

1

越秀区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2

海珠区

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幼儿园

3

海珠区

广州市海珠区光大同福幼儿园

4

海珠区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海珠幼儿园

5

越秀区

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

6

越秀区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

7

天河区

南部战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8

越秀区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9

越秀区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教工幼儿园

10

海珠区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11

荔湾区

广州市荔湾区西塱小学

3.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条件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严格审查教材选用,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职业教育国家、省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根据专业建设开发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和实践指导书。

2.图书文献

学校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其中本专业纸质图书不少于1000册,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有关体育教育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和文献。图书馆应订阅《学前教育研究》《体育教育研究》《幼儿体育教育研究》《教育导刊》等多种相关专业的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等。

3.数字资源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需求。配置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电子图书9.3万册,电子学术期刊8400余种。图书馆使用自动化集成系统,2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超星电子移动图书馆)和并且配置了电子借阅机和电子报刊借阅机。同时学校配套有完善、先进的校园网络,可实现网络全覆盖,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1数字资源平台截图

(四)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学知识、研技术、训技能、赛素养、接产业”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职教桥、超星泛雅、班级微信群等网络资源。主要采取“以工作流程和项目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启发式、讨论式、范例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等,具有明显的高职教学特色。

2.实践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训练,改变传统的验证式实验和实训的实践教学方式,对实训项目和实训课程进行分门别类,构建了具有不同课程和不同项目特点的多种实训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训效果,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素养。

(五)学习评价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

学生课程成绩一般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进行,根据各类课程特点设定各自占比。

1 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参考表

序号

课程类型

过程性考核占比

终结性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1

理论性课程

平时考核(20%)

实践考核

(30-40%)

理论考核

40-50%)

观察、自评和互评、机评、师评、口试、笔试、技能测试、开、闭卷考试等

2

实践性课程

平时考核(20%)

实践考核

(40-50%)

理论考核

30-40%)

观察、自评和互评、机评、师评、口试、笔试、技能测试、开、闭卷考试等

(六)质量管理

1.建立校院两级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稳定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建设团队,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及专业调研、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及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制度,定期组织行业调研、第三方机构就业评估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校、企业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多评价主体的作用,形成多元监督机制。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本专业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充分利用各类评价分析结果改进本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标准方可毕业: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无纪律处分或已解除,符合学院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其他制度规定的毕业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

(一)课程学分要求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完成本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必须修满毕业要求的139学分。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

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的要求。

(三)毕业设计与专业技能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考核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均为合格。另外,学生必须参加在第六学期举办的毕业生运动技能达标赛,且需要三个项目达标,方可毕业。

(四)证书要求

1.原则上至少取得一个或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取得人文素质测试证书如普通话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或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证书等级

颁证机构

获证要求

备注

1

教师资格证书

幼儿园或小学

县级教育局

建议考取

 

2

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级或二级以上

市级以上体育局

建议考取

 

3

体育项目裁判员证书

三级或三级以上

省级及以上体育局或体育项目协会

建议考取

 

4

体育项目教练员证书

E级或E级以上

省级及以上体育局或

体育项目协会

建议考取

 

5

健身教练员

初级或以上

省级及以上体育局或行业协会

建议考取

 


附件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三年制)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期分配课时表

考核
方式

学时

理论

实践

16

16

16

16

16

0

公共基础课

思政必修课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48

38

10

2*12

2*12

 

 

 

 

考试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2

26

6

 

 

2

 

 

 

考试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6

12

 

 

 

3

 

 

考试

4

形势与政策

1

32

26

6

1-4学期开设专题讲座(每学期8学时)

 

 

考查

小计

9

160

126

34

2

2

2

3

0

0

 

公共基础必修课

5

军事理论

2

36

20

16

4*4

 

 

 

 

 

考查

6

军事技能

2

112

0

112

2w

 

 

 

 

 

考查

7

大学生心理健康

2

32

8

24

2

 

 

 

 

 

考查

8

劳动教育

1

16

5

11

1-4学期开设专题讲座(每学期4学时)

 

 

考查

9

国家安全教育

1

16

12

4

1-4学期开设专题讲座(每学期4学时)

 

 

考查

小计

8

212

45

167

2

0

1

1

0

0

 

10

英语

6

96

64

32

3

3

 

 

 

 

考试

11

信息技术

4

64

12

52

2

2

 

 

 

 

考试

12

应用文写作

2

32

16

16

 

2

 

 

 

 

考试

小计

12

192

92

100

5

7

0

0

0

0

 

限选课

1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16

4

12

 

2-5学期开设专题讲座(每学期4学时)

 

考查

14

创新创业基础

1

16

4

12

 

 

1

 

 

 

考查

小计

2

32

8

24

0

0

1

1

0

0

 

选修课

15

文学与艺术
(模块)

1

16

11

5

 

2-5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采取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至少选修2门课程,每修1门课程计1学分,至少修满2个学分。

 

考查

16

哲学与社会
(模块)

1

16

11

5

 

 

考查

17

经济与科技
(模块)

1

16

11

5

 

 

考查

18

健康与生活
(模块)

1

16

11

5

 

 

考查

小计

2

32

16

16

0

0

1

1

0

0

 

公共基础课 合计

33

628

287

341

9

9

5

6

0

0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必修)

1

专业导论与发展指导

1

16

16

0

1

 

 

 

 

 

考查

2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1

16

16

0

1

 

 

 

 

 

考查

3

学前教育学

4

64

43

21

 

2

2

 

 

 

考试

4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2

32

24

8

 

 

2

 

 

 

考试

5

班级管理

2

32

21

11

 

 

 

2

 

 

考查

6

教师语言技能

2

32

20

12

 

 

2

 

 

 

考查

7

教育研究方法

2

32

24

8

 

 

 

2

 

 

考查

8

运动解剖学

4

64

40

24

2

2

 

 

 

 

考试

9

运动训练学

2

32

26

6

 

 

 

2

 

 

考查

10

田径

4

64

12

52

2

2

 

 

 

 

考查

11

体操

2

32

6

26

2

 

 

 

 

 

考查

12

篮球

2

32

6

26

 

 

2

 

 

 

考查

13

足球

2

32

6

26

 

2

 

 

 

 

考查

14

武术

2

32

6

26

 

 

 

2

 

 

考查

15

排球

2

32

6

26

 

 

 

 

2

 

考查

专业基础课 小计

34

544

272

272

8

8

8

8

2

0

 

专业核心课(必修)

1

学校体育学

2

32

24

8

 

 

2

 

 

 

考试

2

运动生理学

2

32

24

8

 

2

 

 

 

 

考试

3

儿童发展心理学

4

64

48

16

2

2

 

 

 

 

考试

4

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2

32

20

12

 

 

2

 

 

 

考查

5

儿童体能发展测量与评价

2

32

12

20

 

 

 

2

 

 

考查

6

体育游戏

2

32

8

24

 

 

 

2

 

 

考查

7

运动专项专修

18

288

60

228

4

4

4

4

2

 

考查

专业核心课 小计

32

512

196

316

6

8

8

8

2

0

 

专业综合技能课(必修)

1

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

2

32

12

20

 

 

 

 

2

 

考查

2

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

2

32

12

20

 

 

 

2

 

 

考查

专业综合技能课 小计

4

64

24

40

0

0

0

2

2

0

 

专业拓展课(选修)

模块一

体育拓展模块

1

网球

2

32

6

26

 

 

 

 

2

 

考查

2

羽毛球

2

32

6

26

 

 

 

 

2

 

考查

3

健美操

2

32

6

26

 

 

2

 

 

 

考查

4

乒乓球

2

32

6

26

 

 

 

 

2

 

考查

5

户外拓展游戏

2

32

6

26

 

 

2

 

 

 

考查

6

健身教练基础

2

32

6

26

 

 

2

 

 

 

考查

7

匹克球

2

32

6

26

 

 

 

 

2

 

考查

8

游泳

2

32

6

26

 

 

 

 

2

 

考查

9

围棋

2

32

6

26

 

 

 

 

2

 

考查

10

感觉统合训练指导

2

32

6

26

 

 

2

 

 

 

考查

11

岭南传统体育文化

2

32

6

26

 

 

 

 

2

 

考查

模块二

学前教育模块

12

幼儿歌曲弹唱

2

32

20

12

 

 

 

 

2

 

考查

13

教育环境创设

2

32

20

12

 

 

 

 

2

 

考查

14

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

2

32

20

12

 

 

 

2

 

 

考查

15

幼儿游戏与指导

2

32

20

12

 

 

 

2

 

 

考查

模块三

人文素养模块

16

应用文写作

1

16

10

6

 

 

 

 

2*8

 

考查

17

社交与礼仪

1

16

10

6

 

 

 

 

2*8

 

考查

18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1

16

6

10

 

 

 

 

2*8

 

考查

19

摄影摄像技术

1

16

10

6

 

 

 

 

2*8

 

考查

20

三字一话

1

16

10

6

 

 

 

 

2*8

 

考查

21

岭南体育文化赏析

1

16

10

6

 

 

 

 

2*8

 

考查

22

幼儿教育名家思想与实践

1

16

10

6

 

 

 

 

2*8

 

考查

模块四

1+X证书模块

23

教师资格证

1

16

8

8

 

 

 

 

2*8

 

考查

24

教练员、裁判员等级证书(各类)

1

16

8

8

 

 

 

 

2*8

 

考查

25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各类)

1

16

8

8

 

 

 

 

2*8

 

考查

专业拓展课,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2学分。其中,模块一,每生第三学期选择一门,第五学期选择两门课程,需至少修满6学分;模块二,每生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各选择一门课程,需至少修满4学分;模块三,每生至少需修满1学分;模块四,每生需至少修满1学分。

专业选修课 小计

12

192

76

116

0

0

4

2

6

0

 

教育实践课程(必修)

1

教育见习1

2

60

0

60

 

2w

 

 

 

 

 

2

教育见习2

2

60

0

60

 

 

 

2w

 

 

 

3

教育实习

14

420

0

420

 

 

 

 

 

14w

 

4

综合实训

1

30

0

30

 

 

1w

 

 

 

 

5

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

1

30

0

30

 

 

 

1w

 

 

 

6

毕业论文(设计)

4

120

0

120

 

 

 

 

1w

3w

 

小计

24

720

0

720

0

0

0

0

0

0

 

专业课 合计

106

2032

568

1464

14

16

20

20

12

0

 

合计

139

2660

855

1805

23

25

25

26

12

0